石破茂獲選為日本最大黨自民黨總裁,並被正式任命為日本第102代首相。石破就任日相後僅8天就解散眾院,是二戰以來最快紀錄。然而,日本眾議院10月27日舉行選舉,執政黨自民黨席次大幅縮水,執政聯盟自2009年來首度失去多數,石破茂隨即提出與其他政黨合作的可能性,且說不會請辭,儘管如此,仍對上任不到一個月的政府帶來不確定性。
加密貨幣自2009年挾去中心化的風潮崛起迄今,歷經多次波折,但魅力不減,過去一年來全球交易量前三大的加密貨幣Bitcoin、Ethereum及Binance Coin價格漲幅達40%以上,意味著加密幣的金融應用正不斷快速擴大、發酵,形成了加密幣交易與投資背後的推力,相關應用除了為人所熟知的支付與跨境轉帳外,還涵蓋包括保險、借貸平台等各樣去中心化的金融服務,其中加密貨幣借貸市場於2021年至2022年間締造全球熱潮,而後卻因穩定幣TerraUSD暴跌,引發加密貨幣市場恐慌,加密貨幣借貸平台接連爆出流動性危機,成為監理
台灣金融業將在新政府的領軍下進入新時代,事實上,賴清德總統早在數月前對外揭露他對金融業的六大期許,亦展現他對於金融業和產業之間的聯結關係早有深入觀察,而金融業現在的年產值新台幣1.45兆元,占GDP的6.41%、占整個上市公司的總市值約11.6%,僅次半導體產業,「已是半導體之外的另一個護國神山」。但他同時強調,金融業成就不在本身的壯大,而是在推動台灣產業發展,意即金融業的成就不僅止於追求自己的成長,也必須要使產業或社會得到幫助,而民眾對於金融業關注的焦點,也將成為新政府未來拿捏金融發展及監理政策的重要指導原則。
總統就職以後,新閣揆上任,金管會主委則由彭金隆出任,上一任金管會主委黃天牧在卸任前說到,他期許金融業者需以誠信道德來奠定社會信任基礎及健全治理文化來形塑金融策略,並以永續價值內涵成為金融發展的典範,立法院財政委員會召集委員郭國文表示,認同主委的期許,他也為金管會提出幾項建議。
加密貨幣業者頻傳破產,促使監管機關評估銀行業者提案參與加密貨幣市場時,抱持審慎態度,並且強調風險,包括詐騙、市場波動、託管法律不確定性,「重點是,無法緩解或控制的加密資產風險,不能蔓延到銀行體系。」
COVID-19爆發之後,人們都發現了實體供應鏈對整體戰略規劃的重要性。如今軟體業也開始注意這件事。
「與世無爭」的北韓正在偷竊加密貨幣,藉此購買非法軍火以及籌募急需的外匯。
中國本想透過一帶一路加速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然而,目前眾多一帶一路的呆帳工程,是否會拖累人民幣國際化的動能?數位人民幣會是其最後的法寶嗎?
新冠疫情導致線上服務持續增加,BNPL在台灣越來越普遍,消費者在享受便利的同時,也要認清風險,購物時量力而為,才不會陷入痛苦的債務深淵中!
加密貨幣問世以來,吸引越來越多的資本投入,讓它和「中心化」的金融市場連結越來越深,而現有金融體制當權者對它的批評,以及支持者對它的支付使用與投資,恰好如加密貨幣強調的去中心化,讓金融和價值的界線越來越模糊。